長三角44個品種集采,開始續標 大企業依然有優勢
臨近年末,各地集采接續項目接踵而來。
11月22日,長三角聯盟藥品集采文件下發,該聯盟包含滬浙皖三地,集采的對象是44個國家集采采購期即將屆滿的藥品。
此次接續的采購周期至2025年年底,大約3年的采購期限,企業不可不重視。
時間安排為:12月13日上午9點接受申報材料,下午1點開標。開標大會采用網絡直播方式,現場不設置企業觀看席位。
長三角聯盟接續總體框架還是與上次相同,采用綜合評分的方式,最高分擬中選。其中,在價格入圍階段的計算中,采用了次低價(而非最低價)的1.8倍機制。
此外,此次接續也引入了國采第七批“一供一備”制,即同一個聯盟地區,同一個品種一家企業為中選企業,另外引入一家擬中選但原國采沒選擇當地供應的企業、綜合得分排第二的企業為備供,如企業放棄供應,按綜合得分排序遞補確定備供企業。
備供企業采用掛網方式,可按照其申報價格直接在備供地區掛網供應,若備供企業為原國采中選藥品的,則可按其申報價格與原國采中選價格取低值掛網供應。當主供企業無法滿足供應省份市場需求時,備供企業可按照有關程序獲得主供企業身份。具體啟用程序和條件由聯盟各地區省級醫保部門負責。
總體評估,此次接續項目的中選價格,在原國采中選結果的基礎上有上下波動的可能,但波動幅度不大。
關鍵指標在綜合評分表里(附件4),綜合評價指標分為藥品和企業兩個維度。
其中藥品維度中,按實際計算得分公式中,可以看出報低價不一定中選,但報高價則有落選的可能性,較好的維持了一定的價格平衡。
原研和參比制劑、過評、新3/4類注冊上市的藥品(視同通過)的可以得到四分之一的分值(25分),這個設定其實是進行了質量層次賦分,區別了未過評品種,但這個是報名的前提條件,不知道這個賦分有何意義?
此外,在產品產量(9分)、10省市價格信息(1-3分)、醫療機構交易覆蓋率(0-8分),其實是對原有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加分”,光腳的企業是拿不到這10-20分的。
擬中選規則
入圍藥品確定準則:注意以下1.8倍的表述是在次低價而非最低價的基礎上
(1)報價≤符合同品種次低價的 1.8 倍。
(2)報價≤同品種國家集采中選平均價。
申報同品種的不同企業,如企業負責人為同一人或存在直接控股、管理關系,則涉及企業僅“單位可比價”最低且居于入圍企業非末位的獲得入圍資格。
擬中選藥品確定準則:綜合得分最高的藥品獲得該地區擬中選資格。
入圍藥品按照“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如下表:附件4)分別計算在承諾可供應各聯盟地區的綜合得分,綜合得分最高的藥品獲得該地區擬中選資格。
綜上,結合長三角兩次國采接續方案看,規則更加完善,價格更加趨于穩定。關于大企業的指標盡管從評分指標上有所調整,但其優勢依然存在。
責任編輯:露兒
-
一批藥被查 涉維C銀翹片、阿膠…
一批藥被查 涉維C銀翹片、阿膠…...
-
高值耗材最高降價80% 涉雅培、波科、貝朗…
8月1日,云南省曲靖市舉行高值醫用耗材聯盟帶量集中采購第一批次中選產品企業簽約儀式。...
-
國家指令 整治所有醫院回扣 暗訪組出發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2020年醫療行業作風建設工作專項行動方案》,這次方案的重點就是規范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行為,印發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開始組織實施。...
-
醫藥代表系統學習產品知識的十個步驟
每個剛入行的醫藥代表初期都會接受公司大量培訓,產品知識培訓更是重中之重,不僅培訓而且還要考試。...
-
“3+6”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價格信息公布
吉林省政府采購中心消息發布《京津冀及黑吉遼蒙晉魯醫用耗材(人工晶體類)聯合帶量采購文件(LH-HD2020-1)》(下稱《采購文件》),公布人工晶體類耗材的具體采購品種、申報價格等信息。 ...
-
首輪價格降幅低于42% 醫療器械企業直接淘汰
首輪價格降幅低于42% 醫療器械企業直接淘汰...
-
Q1最慘淡的兩大藥品領域,代表都離職了!
中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先控制住疫情的國家,但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輸入病例不斷上升,加上中國本土還有不少無癥狀感染患者,這使得中國經濟無法完全恢復正常。...
-
某些藥企又要開啟新一輪裁員了
做代表難,今年更加難。除了國家級的帶量采購,省級也有帶量采購,感覺就像是夾縫中求生存。...
-
兩家外企大裁員,患教專員全部解散!
兩家外企大裁員,患教專員全部解散!...
-
執業藥師掛證,面臨終生逐出行業的巨大風險
執業藥師掛證,面臨終生逐出行業的巨大風險...
-
虛開發票2.5億,涉多家藥械企業(附目錄)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馬鞍山市稅務局發布的《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信息公告2020年3月》顯示,51家企業涉嫌虛開發票,其中24家是藥械企業或相關資訊、服務企業。...
-
91家藥企收入公開:以嶺、科倫、康恩貝…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的沖擊力和沖擊面都超過了2003年的非典,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也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影響,也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經濟運行節奏。...